朋友一句“看好”,我砸300萬做餐飲,現在頭發都白了……作者:孟小倩來源:餐飲老板內參 外界看餐飲,簡直渾身都是寶,情懷滿滿,還輕松穩賺。踏進來才發現,餐飲業是西裝進來,褲衩出去…… “朋友一句‘看好’,我投了300萬,現在愁得頭發都白了?!?br style="margin:0px;" /> “受不了北京的粵菜,我自己開了店,賠了4年有余?!?/p> “看了《十二道鋒味》,真帥,我自己做了才知道這是個坑。” …… 有一些大坑,進到餐飲業才能知道。 ▌ 1 “朋友勸你開店”坑:他投資不“投身”,店員只認識4個 劉永原本是做手表的生意人,經好友勸說:投個餐飲吧,你什么事都不用管,加盟就行! 于是,劉永用300萬拿下了一家類似外婆家的快時尚餐廳,位于知名商場的黃金位置,不止產品、菜單是總部的,連店長、廚師長都是總部配的。 店開在杭州,劉永常駐上海,加上店長和廚師長,認識自己的店員一共有4個,老板進店如同“神秘顧客”。 錢砸進去、人也現成,看起來確實不用“管”了。結果等劉永想管的時候也管不了了。 因為都是品牌總部的人,店長和店員個個像“大爺”,45歲的劉永跟他們說話還要“低聲下氣”。員工不像員工,老板不像老板。 店里的日常一言難盡:上菜慢、服務懈怠、甚至菜里有異物這種差評會經常出現…… 總部給的菜單足有170多道產品,密密麻麻排在一張紙上,每個月交著9000塊的運營費用,也從來沒收到過任何優化措施。 現在這家餐廳開了大半年,每個月都要賠個兩三萬,“我老婆勸我不要做了,最近頭發都白了?!? 要問劉永在自己的餐飲店投入了多少精力,他的回答是:不到1%。 當初劉永的目標是學習外婆家,從去年10月,劉永的朋友圈就掛著:《不要輕易學外婆家》的文章。 ▌ 2 “不就是錢的問題”坑:開店花幾百萬裝修,4年還沒掙回來 Jim原本在香港從事外貿行業,行事果斷,冷酷瀟灑。2013年來到北京,因為忍受不了北京的粵菜,自己在三里屯開了一家港式餐廳。 做了餐飲后,Jim脾氣都被磨好了,剛開始的時候,如果有客人跟Jim爭論說他的粵菜不正宗,他一定出來大吵一番,但現在:“客人說這個很甜,是,很甜;客人說這個太咸了,是,咸了;客人說你不對,是,我不對……” 甚至為了證明自己的店是正宗的粵菜館,Jim基本上要全天待在店里,跑來跑去把自己當服務員用。 “北京哪里找香港的服務員,只有我在這里給他們點菜,以我的普通話,顧客就覺得這是正宗的?!?/p> 中午飯點的時候,Jim的店基本上滿座,但因為沒有翻臺,仍難達到盈虧平衡。要不是有副業,Jim很難繼續把店開下去。 思考起不賺錢的原因,Jim表示自己就是個“大傻子”:開店第一件事就是花了幾百萬塊錢、將近一年的時間,把選好的房子推倒重新做裝修,那時候花掉的成本,直到4年后的今天,盈虧平衡還是一個夢想…… 但接下來,他還準備進商場,當內參君提到進商場有可能比較難的時候,Jim睜大眼睛答:不難呀,不就是錢的問題嘛。 ▌ 3 “感覺自己店很好”坑: 光學習花了25萬,餐廳靠開公司養著 做軟件公司的王波有錢有閑,自創了一個麻辣燙品牌,兩年開了2家店,主打健康型麻辣燙。 王波一心要拿張亮和楊國福做品牌對手,認定附近新開的那家楊國福就是為了打壓自己的。王波對店里的具體情況不太清楚,競對賣得產品也不是很清楚,大眾點評上對王波的店的評價大都是3、4星,評價內容多為“無功無過”。 王波覺得自己的店樣樣都好,不知為何不賺錢。 王波對自家麻辣燙店的付出的精力就是:每天晚上去店里轉一圈,然后四處去學習餐飲相關的課程?!肮鈱W習我已經花了25萬,現在我的店還是不賺錢。” 花完25萬,王波到現在都沒有很懂怎么管餐廳。 ▌ 要入餐飲門,學會這4個避坑心法 多數人低估餐飲,認為“是個人都會開飯店”,看到跨行做餐飲的成功,沒看到餐飲的底層邏輯,才會一上來就掉進了坑里。 要想避開這些坑,這些心法要記牢: ◎ 朋友勸你開店,除非他出錢風險共擔 餐飲大坑之一可能就是“朋友坑”,朋友本無惡意,就是“看好你”,但是你出錢,朋友出一個“贊賞的目光”,這種投入比例,意味著你要獨自承擔日后的風險。 開業前期,朋友們的捧場帶來的“異常”火爆,也會導致老板們對自己店鋪實力的判斷失誤。 所以當朋友向你伸來開餐飲店的橄欖枝,就算自己再有錢,也要三思而后行,必要的時候“拉他一起下水”。 ◎ 不怕你缺錢,怕你缺精力 餐飲老板常說,“我們是操著賣白粉的心,賺著賣白菜的錢?!?/p> 餐飲業不是不接受新手,海底撈張勇、外婆家吳國平都是外行入餐飲,但是他們都投入了120%的精力。單純“投資”,不“投身”、不“投心”,餐飲只會吃掉你其他產業賺來的錢, 劉永、王波莫不如是。 ◎ 輕裝修重裝飾,大操大辦要慎重 跨行小白初入餐飲業時,無不在心中畫好了一幅景象,為了實現心中所想,很容易上來就拆房子、建房子、買秘方、組配送、蓋中央廚房…… 但這些重操作,都需要一定的店面基礎,其中任何一個操作,可能都需要幾年的利潤來填補。 大魚餐飲學院特約講師——秦門陜西菜運營總監孫明表示:“新店開業要輕裝修重裝飾,設備則根據投入產出比來計算。不管什么投入,第一步都要核算成本,算算什么時候能把這個錢掙回來,再來做這一件事。 ” ◎ 核心科技要掌控,成本結構要算清 有位做串串的餐飲老板告訴過內參君,他買醬料的時候都會分開買,因為“擔心別人跟蹤,我就這么跟蹤過別人,這個是我的核心科技,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”。 而反觀劉永,自己的店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,更談不上核心。 像劉永一樣的跨行老板不在少數,他們往往會選擇看起來高端大氣好做的商場店,終端呈現為場地高店租、用工高薪水、裝修高逼格、價格大眾化,三高一低的“糖尿病模式” 。 而考察這些餐飲投資人,幾乎無一不是在其他行業小有成就,手頭有相當多現金的“成功人士”。 這個毛病不是“錢不夠”,而是“錢太多”。 | 餐?飲?問?答
服務案例
|
|